门阀制度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其始于曹魏政权推行九品中正制,终结于隋文帝开创科举。历时数百年之久,对于这个制度的评价历来偏向负面。因为他阻碍了社会上下层的流通,固化了社会阶级。且导致政权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
毕竟大家族就那么几个,这些家族能够培养出的人才,和整个天下的人才相比,当然是不足的。所以这套制度历来饱受诟病,甚至被认为是南朝无法战胜北朝的原因之一。对于门阀制度的缺点,本文今天不予置评。本文今天的主题是,门阀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呢?
就门阀制度本身而言,其实相当容易理解。这就像今天的人情社会一样,如果说一个人的亲属是官员,那这个人想要成为官员,就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因为他的亲属可以为他大开方便之门,让他少走很多弯路。这就是门阀制度最初始的模式,星空体育APP但这只是潜规则。
并没有形成制度,想要形成制度,还是要结合两汉时期的人才上升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举孝廉,举孝廉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我就不多解释了。笼统概括一下,就是举荐地方上品行兼优的人才。那举荐权在谁手中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当然在地方官员手中。
而地方官员除了一少部分会真心为国为民行使这个权力。大部分情况下,推荐的都是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也许有人会问,他们这么做就不怕他人非议?有祁黄羊的先例在,举荐自己的亲属又能如何也?不是所有统治者都会像武则天用楚王九鼎的典故,责备武三思那样。
质疑推荐人举荐自己的亲属居心何在,或许有能力的皇帝在位时,这样的情况会少一些。但一个王朝的大部分时间中,皇帝都没什么能力。所以这几百年间渐渐形成了一种模式,直到曹丕时期,曹丕被功臣集团胁迫,半推半就的正式将这种模式制度化。
那么为什么曹丕要将这种模式制度化呢?单纯被功臣胁迫倒也不至于,所以这里就牵扯到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在两汉数百年的时间中,社会财富被过度集中在几个大家族手中。而到了曹丕时代,这几个大家族已经发展到天子都不敢轻易与之为敌的地步。
甚至如果这几大家族有什么共同的利益诉求,联起手来逼迫天子,那天子也必须对他们让步。这与两汉时期的情况截然不同,因此曹丕将门阀模式制度化,也不是说他就真的昏庸和软弱。在我看来他是真的没辙,他不同意又能怎么办呢?同时与几大家族为敌?
那么不用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了,曹丕时代曹魏就会被江山易手。星空体育APP因为很明显,曹魏能够维持统治,这几大家族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星空体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