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其他星球不同之处在于,地球有多种矿藏,从丰富度和种类多样来说,在所有已知星球中堪称独树一帜,为什么地球的构成如此多样性?如果没有这些矿藏,人类将会怎样?
本书作者是一位地质学家,他提出了独特的“多样进化论”,亦即在生物进化的同时,地球的地质环境也在进化。比如地球早期只有420种矿物,但到距今30亿年时已经增加到了1500中,而今天我们已知矿物则多达5000种。地球矿物的增加,因矿物不断在氧化,同时,生物进化也参与到矿物的增加中。总之,生命进化与矿物进化双方互为支撑、互相推动、不可或缺,当双方进化的阶段存在差距时,灾难就会降临,而双方同步时,则人类文明就会出现爆炸性增长。星空体育登录
然而,由于矿物进化的时间更漫长,加上我们往往只从利用的角度来理解它,导致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进化的存在。工业革命后,人类对生命进化有了清醒的认识,找到了进化的关键——基因,但对矿物进化的知识我们又增加了多少?更麻烦的是,人类利用矿物的速率在大大增加,这大大妨碍了矿物进化,则未来会不会酿成新的悲剧呢?
本书是一本直观、易读的地质方面的科普著作,将比较枯燥的矿物知识用生动的笔触介绍给大家。星空体育登录
1905年,清廷正式废科举,这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但推动这一巨大变革背后的原因,却令人唏嘘。
早在戊戌变法时,康有为便提出废八股,但不废科举制度,一切考试均改考策论。策论,即策问(政治对策)和议论,宋金时曾用来科举。可举子多是不出书斋的读书人,缺乏工作经验,怎可能有什么好的政治对策?故写出来的策论彼此重复,多成漫谈,很难比出高下,在操作上反不如考八股文客观。
戊戌变法失败后,极端保守势力上台,引发庚子之变。清政府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大员宣布不奉“乱命”,此即“东南互保”,清中枢权威遭遇空前挑战。
1901年1月,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开启清末“新政”。“新政”是被动采取的变革,表面上,“新政”使各方达成了共识,但实际上,它无法弥合彼此的深层矛盾,特别是在疆臣与枢臣之间,存在尖锐对立。
疆臣指张之洞等参与“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他们担心清廷“秋后算账”,因此努力向中枢系统渗透。枢臣则指朝廷大员,为保住自己的势力范围,枢臣们处处与疆臣作梗。
这一尖锐对立折射的科举中,慈禧只能两面妥协。导致1903年科举成了“四不像”,以策论为主,且不糊名誊卷,结果放大了传统科举的弊端,反而割除了其优点,落入越改越坏的困局。可吊诡的是,这反而给疆臣们提供借口——既然改不好,何必再改?于是,除了废科举,清廷已无其他选项。
废科举的直接代价是一代学子完全被抛弃,成了激进的反对派,而清廷失去了培养基层官员的平台,官从幕出,清末裙带政治反而愈演愈烈,凡此种种,皆为最后的大崩溃埋下了伏笔。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近日发现了可疑的外星文明信号,虽然一些科学家正在考虑一种可能性暗示外星文明存在,但是这个猜想仍然处于有待验证的阶段。
戴森球的特点是遮挡了恒星的光线,改变了恒星的光谱,但是戴森球外表面会产生红外辐射,这就为科学家发现外星人提供了途径。温室气体的用途之一是可以加热行星大气,如果未来人类定居火星,就会考虑用温室气体使火星大气回暖。
演化至高级文明的外星人必然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它们的恒星将是最佳选择,如果外星人建造了戴森球,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发现它们。戴森球的特点是遮挡了恒星的光线,改变了恒星的光谱,但是戴森球外表面会产生红外辐射,这就为科学家发现外星人提供了途径。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唐山读书】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所谓“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一种理论,即用直径2亿公里、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是利用恒星做为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本书是一本直观、易读的地质方面的科普著作,将比较枯燥的矿物知识用生动的笔触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