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首个微改造试点华丽蝶变 居民不用掏钱星空体育注册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3-12
 整齐铺设的水泥地砖、无死角的治安监控、丰富多样的体育健身设施、规划完善的停车位……过去1年,天河的德欣小区“颜值”大升级,居民生活环境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日前,《广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第一批)》出炉,计划安排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5个,其中天河区正式项目1个、续建项目5个,揭开旧貌换新颜的序幕。  作为天河区第一个试点改造的老旧小区,德欣小区或是一个参考样本。它被纳入2017年广

  整齐铺设的水泥地砖、无死角的治安监控、丰富多样的体育健身设施、规划完善的停车位……过去1年,天河的德欣小区“颜值”大升级,居民生活环境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日前,《广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第一批)》出炉,计划安排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5个,其中天河区正式项目1个、续建项目5个,揭开旧貌换新颜的序幕。

  作为天河区第一个试点改造的老旧小区,德欣小区或是一个参考样本。它被纳入2017年广州市城市更新计划,经过一年的改造,社区实现华丽蝶变,让居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文/何瑞琪图/庄小龙

  老旧街区居住着世代相传的老广州人,随着时间的逝去,许多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着房屋老化损坏、墙体剥落、供水排污系统残旧等常见问题。

  2017年初,天河区对辖区内的小区全面摸查,结合小区所处位置、建设年代、建设标准、管养措施等情况,查实各小区的现状问题,登记造册。经初步摸查,天河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计491个,已纳入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计划的项目88个,已启动改造工作的项目4个。

  在新鲜出炉的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中,天河区将在年内力争完成老旧小区微改造35个。

  德欣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它身处繁华的天河南,一条马路之隔就是高楼林立的天河路商圈。走进社区里,环境却又有天壤之别: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17栋楼梯楼错落其中,以前,星空体育入口小巷里、楼道里到处架设着乱糟糟的电线,一下暴雨小区就到处积水。更严重的是小区供电、照明及消防设施老旧,楼梯消防通道堵塞,存在安全隐患。

  “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车辆乱停乱放,小区曾经有老人家半夜需要急救,救护车都进不来,看得人特别揪心,”天河南天河东社区楼栋长周瑶珠说:“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家越来越破旧,听说政府打算改造小区,我们全家举双手赞成。”

  社区改造要怎么改?改造项目由谁说了算?德欣小区改造之时早早确立一个原则,就是让居民参与,既少走弯路也赢得民心。微改造过程中有“三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居民深度参与,坚持部门联动,始终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造前,建立微改造业主微信群收集建议350余条,通过业主大会、片区业主会、热心居民和楼栋长“敲门入户”,逐一派发《微改造征求意见表》征求居民意见。在改造设计方案征集中,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2次、党员大会2次,协调讨论会议63次,最后确定的概念设计方案经公示后投票支持率达98.8%。

  增加风雨连廊、增加文体设施和座椅、提升河涌步道……热心居民刘学玲还记得,大家当初提出了这些建议,经过反复的讨论,最后都被采纳。“大家好像给自己家搞装修那么细心,个个都好主动,很感谢有这样的渠道和途径参与。”

  为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热情,在德欣小区微改造过程中,天河区始终坚持一手抓项目改造,一手抓社区治理。2017年以来天河区着力加强天河东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充分调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初见成效。

  2017年6月,天河南街建立天河东社区居民议事厅,搭建议事平台,规范议事程序。在党小组长的牵头发动下,社区居民一起找不足,出点子,共同管理小区。

  德欣小区于2017年8月1日立项,9月1日起全面进场施工。天河区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办公室副调研员叶建华说,微改造项目以“不大拆大建,以功能提升为主”作为总体原则,项目涉及新建消防系统、绿化升级改造、维修更换供水管网、房屋本体修缮及防水、人行道和车行道改造等。整个项目除了居民自行提出的要求需要自筹,其他改造均不用掏一分钱。

  对于居民呼声最大的停车位规划,改造着重于“通”。路面重新划分了停车位,留出了消防安全通道,同时规划了人行道,有力解决了住户们烦恼的“出行难”问题。

  对于公共活动空间,重点放在“修”上,增加配套服务设施,便利社区居民活动。在消防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配给上,则要注重“补短板”。比如新建消防泵房及消防给水管,在楼前空间补充设置垃圾固定收集点等。

  周瑶珠是社区的广场舞活跃分子,她非常希望有休闲场所供居民活动。如今,德欣小区重新改造了广场,优化硬质场地,每晚小区居民都可以自由起舞;郁郁葱葱的大树用一圈花岗岩围住,带着孩子的母亲坐在树下纳凉,尽享天伦之乐。

  整个社区改造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一栋楼宇的楼道从黑不溜秋变得光洁如新,原来,昔日剥落的外墙和楼道获翻新,杂乱的电线也被重新整理,老人能摸着新装的栏杆下楼梯。

  社区面貌的改观,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在德欣小区住了大半辈子的居民罗阿姨说,“现在,家门口道路干净了,车辆也不乱停乱放了,小区干净、整洁、安全,井井有条。”

  2017年6月以来,德欣小区的社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环境面貌实现“大变身”。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环境之“变”——

  微改造施工后,小区基本实现“一通”——平整铺设路面13073平方米,铺设透水砖7182平方米,彻底打通小区机动车道和无障碍通道;二“修”——更换楼宇照明系统,清理各类飞空三线米,铺设地下管线米,全面实现三线下地;“三补”——增设视频监控30个,新建消防泵房及消防给水管。

  “以前,社区的老人家和小孩要走到体育中心或者花城广场,现在不用了,我们可以在小区里面散步、打羽毛球、乒乓球。”提到小区的变化,社区居民刘先生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据了解,德欣小区于2018年1月纳入住建部全国老旧小区微改造试点工作,是广州市五大试点之一,后续住建部、广州市将会对该小区有进一步的资金扶持及进一步改造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