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喀斯特山区干群齐心战旱魔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22
 面对严峻旱情,大化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制定抗旱应急实施方案,并启动抗旱 IV级应急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受旱地区实地勘察,积极寻找潜在水源,开展打井找水工作。  走进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面对这片红水河穿越而过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才领会“山下见水流,山上用水贵如油”这句顺口溜的真正内涵。  因山高谷深,地下溶洞千疮百孔,地表蓄水性能极差,这片喀斯特山区,经不起旱灾的折腾。  山洪防御

  面对严峻旱情,大化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制定抗旱应急实施方案,并启动抗旱 IV级应急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受旱地区实地勘察,积极寻找潜在水源,开展打井找水工作。

  走进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面对这片红水河穿越而过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才领会“山下见水流,山上用水贵如油”这句顺口溜的真正内涵。

  因山高谷深,地下溶洞千疮百孔,地表蓄水性能极差,这片喀斯特山区,经不起旱灾的折腾。

  山洪防御平台及水文部门监测资料显示,大化县平均降水量仅135.5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3—4成。持续的少雨,使全县16个乡(镇)78个村屯陷入供水不足、水源枯竭困境,部分村屯家庭水柜早已干涸。

  在六也乡中心小学后面的山洞,为了抽水,每两天学校要加长水管6米。学校总务主任蓝飞直言:“很担心洞里断水。”

  这场干旱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冲击。部分乡村人畜饮水困难,田地里的禾苗矮小枯黄,生长不良,许多田地因干旱无法正常插秧、种植。据统计,一季度,全县玉米种植18.98万亩,受灾面积达10.31万亩;早稻预计种植面积2.47万亩,因旱未种植0.47万亩;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3.51万亩,受灾面积达2.09万亩。

  面对严峻旱情,大化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制定抗旱应急实施方案,并启动抗旱 IV级应急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受旱地区实地勘察,积极寻找潜在水源,开展打井找水工作。并出台政策,对符合标准的人饮水井、甘蔗种植灌溉井等分别给予2万元、0.5万元等不同额度的补助。目前,全县已打出31眼抗旱水井,管网延伸15.2公里,有效缓解部分地区供水压力。

  同时,该县对全县61处供水设施进行检修维护,为各乡(镇)配备便携式抽水机、输水软管等适配设备20辆(套)。此外,统筹安排资金,对断水的山区村屯,组建应急送水队伍,采取送水的办法解决。今年以来已完成送水2637车,2.25万吨,送水费用约126.9万元,临时解决3.4万人次饮水困难。

  干部群众也积极投身抗旱行动。4月19日,在共和乡中良村良开片上片的玉米地旁,该县水利部门打下的150米抗旱深井正在发挥作用,群众用大小水管将水引到地里灌溉,保障庄稼生长。

  “这样的干旱,大约60年没见过。假如不及时打井抗旱,今年很难有好收成。”村民农文仕说,良开上片、下片各打的一口井,星空体育下载服务了11个屯284多户。星空体育下载

  同日,共和乡颁桃村村民林盛军聘请的打井队也在紧张作业。星空体育下载“预计打到80米可以找到水,但要打到110米,让水源源不断喷出来。”林盛军说,水是他90多个蔬菜生产大棚和养猪场经营的关键。

  4月20日,六也乡甘蔗种植大户韦干飞驾驶着装有柴油机和水罐的抗旱大卡车来到加司村百敢屯甘蔗地头,工作人员启动发动机抽水,自动喷淋设备将水远远喷洒到甘蔗地。

  韦干飞共种植甘蔗2177亩,为了抗旱,他分别在百敢和古美屯打下180多米深井,用以喷淋灌溉。“甘蔗每亩的种植成本是2000元,如果不抓好抗旱,我睡也睡不着。我打井抗旱,政府还有补贴。”韦干飞说。

  在与干旱的较量中,大化党委、政府与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以一系列有力举措,在这片喀斯特山区上演着一场与旱魔的战斗,努力守护着群众的生产生活与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