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眼下,春耕春種熱潮涌動。在零陵鄉村田野,從一個個蔬菜大棚到沃野良田,科技與農業在春風十裡中碰撞,新質生產力為智慧農業加快發展注入新活力。
連日來,在湖南零陵區郵亭圩鎮新江村的零陵(大生)智慧農業綜合體項目果蔬基地,大棚裡萵筍、芹菜長得茂盛,西紅柿、聖女果挂滿枝頭。智能水管噴出的水幕像彩虹一樣均勻覆蓋菜地,水量、范圍靠電腦精准控制。
“我們這個基地建有70個智慧大棚,面積520多畝,種有西紅柿、聖女果等,星空体育注册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年獲利1600多萬元,可幫助20至40人不等閑散勞力家門口就業增收。”基地負責人艾錚錚介紹,我們通過智慧系統,把水管鋪設到蔬菜地裡,需澆灌或施肥時,在辦公室或異地,通過電腦或手機操作就能完成,並可把水量或肥量精准控制到毫克,省水30%還提高蔬菜產量。
在零陵區郵亭圩鎮太平鋪村育秧中心,機械化育秧機運轉不停,放盤、鋪土、噴水、加種、覆土,通過一系列流程操作,一塊塊鋪滿種子的秧盤從傳送帶中傳出,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早稻育秧、特色種植,星空体育注册科技貫穿農業生產各個環節。該育秧中心負責人建軍介紹,設備引進投入,可以通過生物技術工程跟現代裝備的有機結合,大大降低育秧成本,提高90%的育秧率,育秧發芽率能達到97%以上,並且可以避免惡劣天氣對育苗階段的影響,設備的投入比傳統人工育苗縮短了七天以上的育秧期。
科技就是生產力。近年來,零陵把生產機械化技術應用當作穩定全區糧食生產安全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並以“三湘護農”行動為契機,強化監督,抓好土地摞荒整治和惠農政策落實,加強技術推廣,積極引進先進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推動水稻、蔬菜等生產全程機械化,大馬力拖拉機、高速插秧機、植保無人機、聯合收割機和循環式烘干機的應用日趨增多,預計今年全區蔬菜種植45.26萬畝,全年糧食種植85萬余畝,目前,已完成早稻播種面積28.5萬畝。(許曉磊 唐洪波 唐高翔)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